English Web Site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
您的位置:中华全科医师学会 >> 自律维权 > 人文医学 >
【字体:打印本页

光明时评:做有人情味儿的医者

2014-02-22 17:06:09   来源:   评论:0 点击:

   医学人文精神的价值,就每位医生而言,首先是敬畏生命,然后是敬畏患者,因为他们把健康乃至生命托付给你。

  近日,福建省厦门市举办以“弘扬医学人文精神、共建医患和谐”为主题的培训班,厦门市卫生局局长杨叔禹在开班课上认为,医患关系日趋紧张恶化,一个重要根源是技术与人文的断裂,因此,“要做有人情味儿的医者”。

  前不久,我国著名医学人文专家、北京大学医学人文研究中心王一方教授在接受媒体采访时,讲了一个真实的故事:一位进城求医的老农到医院问明三个价位的挂号费之后,径直挂了一个最贵的,问及原因,这位老农说:“挂最便宜的号不让我说话,挂中档价位的号不听我说话,只有挂最贵的号,既让我说话,也听我说话。”

  仔细想想这位老农的话,再联系不少人看病的经历,情况的确如此。在一些大城市,患者常常排一个通宵才能拿到号,医生就诊几分钟就结束了,患者想与医生充分交流病情都成了“奢望”。这固然与当前就诊体制存在的弊端有很大关系,但也反映了医学人文的严重缺失。

  长期以来,面对医患之间的矛盾,人们更多地是从医疗体制存在的问题,如医患关系不对等、信息不对称,以及医院和医生被各种利益裹挟这样的角度去分析和解读。但问题是,随着医改推进、医疗技术水平不断提高、医药分开范围不断扩大、各种检查费用和药品价格不断下降,医患纠纷为何仍没有完全消除,有时候还表现得很激烈呢?

  现代医学鼻祖希波格拉底曾这样说:“医生有三大法宝:语言、药物和手术刀。”在他看来,良好的沟通、充分的交流是最佳的治疗。令人遗憾的是,现在有些医生离第一大法宝渐行渐远。今年全国两会期间,身为卫生部副部长和临床医学专家的黄洁夫,在谈及医患关系时反复告诫年轻一代医生:“要实事求是、坦荡地和患者交流,学会医患沟通的艺术,让病人了解医学不是一门完美的科学。”

  医学不是完美的科学,有一定的局限性和风险性。相对疾病而言,医学是一门滞后的科学,也正因如此,医学人文的完美才显得尤为重要。只有医学人文的完美,才能最大程度地减少医学本身的不完美。医学的本质是人学或仁学,医学人文精神的价值,就每位医生而言,首先是敬畏生命,因为生命属于每个人,且只有一次;然后是敬畏患者,因为他们把健康乃至生命托付给你。

  医生的职业特性,决定了其在某种程度上载负和体现着社会的精神道德底线。因此,医者必须始终保持对医学人文的眷顾,不仅要让每一张处方有爱,还应从内心深处意识到,努力给病人多一些解释,多一些叙述交流,多一些贴心微笑。